今年大火、频频出圈的深圳舞剧《咏春》,今晚回到深圳献演文博会。我一直想找剧中叶问师傅的扮演舞者常宏基聊聊,但他忙于全国巡演,一直不在深圳。小伙伴们这两天终于争取到机会,说今天下午剧组在深圳大剧院联排,我可以在排练后去化妆室和常宏基聊聊。
和舞剧《咏春》中叶问扮演者常宏基在他的“塑像”边拍了一张假装演练咏春拳的照片。
这是我第一次看戏剧的联排,演员们身穿戏服,脸不化妆,在导演指挥下,一幕一幕从头演到尾。遇到有些细节不满意,导演一声令下,演员即刻重来一遍。
(资料图片)
《咏春》的两位女导演韩真、周莉亚都很有名,她们有中国舞坛“双子星”美称,联手执导过《只此青绿》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《花木兰》《沙湾往事》等。此刻两位导演就坐在观众席上“号令天下”。我不认识她们,分不清谁是谁,只见她俩有人执荧光笔指点舞台,光点可以抵达台面空间任何地方。她们也都轮流发出指令,声音通过现场扩音系统传到每个参与排练的演员耳中。她们的导演话语直接,简洁,犀利,不留情面。我坐在前排,看舞台上演员演出,听空中不时传来导演的号令与点评,仿佛在读一本带批点的古典白话小说。舞台上的演出是正文,导演的指令是批语。此种观剧体验是观看正式演出时不会有的。比如在批评某列谢幕队形时,导演说:“像狗啃的一样!重来!……再来一次!我忍了你们很久了,今天必须改正。”我们通常会以为谢幕该是演出结束后台上演员轻轻松松的时刻,谁知这谢幕队形也有走台要求,也要严格排练。
感触最深的一幕,是导演批评一位女演员的话:
“你今天怎么没有状态?”
“要把内心建立起来!现在你的动作是空的。
“按部就班把动作做完就行吗?为什么要做那些动作?你要把‘为什么‘演出来!刚才你知道你的手要往上一抬,但是为什么抬手?感情呢?层次呢?光抬手有什么用?”
“不要演戏!要演人!要演得’是‘那个人。你就是她,一抬头一转身都是她!现在你是她吗?”
到排练最后的谢幕时,有几分钟导演在和舞美、灯光师傅们对话,舞台上演员好不容易松弛下来。那帮演员毕竟都是年轻人,绳子捎一松绑,立刻就要手舞足蹈。这时我发现有位女孩,眼圈红红的,脸上一副想哭又得压制自己不能哭的样子,只是用手不停地抹眼泪。她旁边的演员故作轻松地拍拍她肩膀,又凑到她耳边轻声说了句什么,她脸上马上有了笑容,连忙朝导演的方向看了一眼。此时导演也发现了舞台上的这一幕,“眉批”马上就飞了过来:
“怎么?情绪有些激动啊?我看就是骂得太少了!下去以后自己再琢磨。想演好戏就得这样……”
舞台上的女孩频频点着头,我看不清她的表情是哭还是笑,只见脸上泪光在闪。
这时小伙伴们说要去后台录制和常宏基的对话了。本来我还担心:常宏基才24岁,我和他聊什么呢?现在我知道了,我要先聊聊刚才导演为什么批评那位女演员,聊聊他们排戏的故事。导演那几句话也让我大受触动。“把人物内心建立起来”,“不要演戏,要演人,要是那个人……”写作乃至营销等等创意行业又何尝不是如此。但我还是要问常宏基:《咏春》排练中导演的“把人物内心建立起来”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胡洪侠/文
关键词: